记忆里,新年的前奏总是从厨房里那阵阵滋滋作响的声音开始。炸枣,这一承载着浓厚民俗风情的传统美食,在油锅里翻滚跳跃,为新年添上一抹别样的烟火味。
小时候,一到过年,家中长辈就会早早准备好炸枣的食材。糯米粉在大盆里与温水温柔相拥,经长辈有力的双手反复揉搓,逐渐变成柔韧光滑的面团。这面团就像生活,包容着所有的酸甜苦辣,揉进了对新一年的憧憬。
紧接着,是制作馅料的环节。花生炒熟去皮,用擀面杖细细碾碎,再拌上红糖,香甜的气息瞬间在屋内散开。孩子们总会忍不住凑上前,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捏起一小撮馅料塞进嘴里,那甜蜜的滋味瞬间在味蕾绽放,引得嘴角上扬。
面团分成小块,被擀成薄饼,包上满满一勺馅料,轻轻收口,搓成圆润的枣子模样。当它们一个个滑入滚烫的油锅,“滋滋”声瞬间响起,仿佛奏响了新年的乐章。随着油温的轻抚,炸枣的外皮逐渐变得金黄酥脆,内里却依旧软糯香甜,恰似生活的外刚内柔。
出锅后的炸枣,热气腾腾,咬上一口,“咔嚓”一声,香甜的馅料四溢而出,满足感瞬间蔓延至全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热气腾腾的美味,欢声笑语在屋内回荡。炸枣,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亲情的纽带,将家人的心紧紧相连。
在岁月的长河中,炸枣的传统代代相传,每一次品尝,都是对过往新年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它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让这份年味,在舌尖上延续,在记忆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