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之南安,成功故里;高甲之源,出于岑兜。
生动的村落改造,重生的断垣残壁,青石板路的村间小道,似有似无的高甲旋律,还有铿锵的锣鼓声……冬日的早晨,在石井镇岑兜村党总支书记洪安平的热情带领下,我踏上了探寻闽南高甲戏发祥地——岑兜村的旅程。
漫步在被称为“戏窝子”的村落里,观赏着具有曲艺特色的闽南古大厝、保存完好的旧戏馆、形象逼真的高甲戏壁画,伴随着迎面而来的文明乡风,让人有一种文化涅槃后悄然复活的感觉,吸引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到此打卡拍照。
“这片古厝群就是我们去年打造的,以高甲戏为主题的岑兜户外戏剧主题博物馆。我们村有300多年高甲戏历史,可以说每一栋老房子、每一块砖头都很有‘戏份’。但渐渐的,闲置的、坍塌的古厝越来越多,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还有人养鸡养鸭,脏乱不堪,蚊虫横生。”洪安平拿出改造前的老照片给我看。
原来,这里的房子虽旧,却见证了高甲戏曾经的辉煌,石井镇、岑兜村希望活化利用这些破旧古厝等,“讲出”发生在这里一草一木的故事。于是,在各方支持下,岑兜村规划并打造了面积10.85亩的岑兜户外戏剧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选取“凡音之起”“戈甲天下”“丑园”等10个点位作为主场馆,将村里的古厝进行原状保留及盘活,根据房子的特点,保留了部分断壁并加以装饰整修,整理出空间,植入高甲戏元素。
据了解,从前的岑兜村有“十家九戏”之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鼎盛时期,村里的高甲戏班近30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演戏或从事与戏班演出有关的活,而现在全村仅剩1个高甲戏班。随着新时代的破浪前行,人们谋生的渠道多了,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高甲戏迎来了盛况后的式微,在岑兜也经历了短暂的沉寂。
今年62岁的岑兜高甲戏剧团团长洪建围,19岁就开始从艺高甲戏,至今已坚持高甲戏事业40多年。“以前演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有几千人,一年演出300场,现在只有100场左右。”洪建围说,不只是观众的日益减少,专门从事高甲戏演出的演职人员也慢慢断层,有了后继无人的现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塑魂,作为高甲戏发祥地,岑兜村也肩负着传承高甲戏的重任。除了户外博物馆,为了让高甲戏这一特色文化代代相传,2015年,岑兜村秉承“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的原则,以特色文化进校园为契机,特聘专业高甲戏老师,开设了高甲戏特色课程,自此高甲戏传承有了“娃娃班”。
至今,兴趣班培训了200多名学员,他们还自编自导自演了多场会演,也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安溪县高甲戏剧团等输送了一批高甲戏“新苗”。
如今,高甲戏的传承人越来越多,岑兜村推动高甲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脚步也一直在前进。在各方帮助下,岑兜村建成了高甲戏展览馆、古戏台,组织高甲戏艺人编写高甲戏史话,设计高甲戏主题文创产品等。接下来,该村还计划设立一个研学基地,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结集出版研究成果,最终形成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教材,努力唤起高甲戏窝的又一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如今的岑兜,高甲戏的氛围再起,正带着新生力量,以其与生俱来的戏剧魅力,结合乡村振兴转型升级创新,奋力打造独具高甲戏特色的乡村文旅品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