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今天是寒食节(祭扫、踏青、秋千等习俗),是中国传统节日,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行清节(又称清明节、踏青节、祭祖节),是祭祀先人,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具有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两大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礼俗和传统文化,自古传承,至今不缀。
2023年4月4日,星期二上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第七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一南安水头镇康店村橄榄山郑成功陵园,草木葱郁,翠柏苍苍。
春暖花开又一年,为深切缅怀民族英雄郑成功,追思他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功绩,石井镇在郑成功陵园举行"缅怀民族英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石井镇党委、人民政府、石井社区党委、居委会、石井郑氏宗亲会、延平王祠管委会联合举办。 九时许,石井镇党政主要领导、镇相关职能部门(退役军人服务站、文体站、教育办、群团组织)、镇老年人协会、老龄委、关工委、老校、老体协、泉州郑成功研究会、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办事处、南安郑成功纪念馆、石井派出所、海防所、溪东海防所、石井海防民兵哨所、石井社区党委、居委会成员、社区老年协会、属地相关单位,石井农商银行、芯谷农商银行、南安一中奎霞分校、延平中学、石井成功中心小学师生代表、永安市兴贤坊郑氏理事会、石井郑氏宗亲会(石井下房古井村、南安官桥周厝村、水头镇前宅村宗亲)代表、延平王祠管委会、郑成功庙管委会负责人等怀着崇敬之情,全体人员在陵墓前列队肃立默哀一分钟并向英雄敬献花圈、行三鞠躬礼,学生代表献词,参与人员瞻仰郑成功陵园,表达了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哀思与缅怀! 本次活动由南安石井郑氏宗亲会秘书长郑良奇主持,现场回顾英雄历史史迹,激发了崇高的爱国情怀!通过此次祭扫活动,让大家更深层次地感受与了解这位英雄人物百折不挠的浩然英风。成功精神!后人自当铭记!
民族英雄郑成功南安石井人,1624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出生于日本长崎平户市。
郑成功名森,幼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7岁,郑成功从日本回国,接受中华儒家文化教育,十五岁考中南安秀才,二十一岁按常例入南京国子监深造,研习正统儒学,确立了忠君报国的思想理念。 1645年,郑成功随父郑芝龙晋见隆武帝,他对天下局势与用兵方略提出独特见解,隆武帝爱其才,特赐他"国姓",姓朱,改名成功,自此,"国姓爷朱成功"天下皆知。 1646年三月,清军攻入福建,郑成功在延平府向隆武帝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延平条陈",隆武帝听了十分赞赏,随即封其为"招讨大将军",此后,郑成功高举义旗,以金、厦两岛为基地,开始长达16年的正义斗争。 1653年五月,永历帝派兵部尚书到(思明州)今厦门,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 1661年三月,为反抗外敌入侵,捍卫祖国领土完整,郑成功亲率东征大军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挥师横渡海峡,东进台湾,经八个余月的奋战,荷兰殖民者终于在1662年2月1日签订了投降条约,沦陷达38年之久的宝岛台湾从此回到祖国怀抱。 1662年农历五月初八日,郑成功因病逝世于台南州仔尾。康熙廿二年(公元1683年)郑成功之孙克塽归清,念台湾远隔溟海祭扫维艰,上表请旨乞迁内地,奉特旨恩准,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下令遣官护送郑成功父子的灵柩从台湾迁葬于故乡、南安水头康店橄榄山,迁葬时康熙并亲书挽联一对:"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璧,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赐"忠臣"、"孝子"的匾额各一方,并于同年以农历五月二十二日附葬于石井郑氏七世祖乐斋公茔域里。 文稿:郑良奇 图片:郑万里、郑新新 排版:郑希萍、郑鑫松 关注延平文化,了解明郑四世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延平文化」,搜索「yanpingwangci」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