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明珠”“凡音之起”“戈甲天下”“丑园”……走进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可以看到今年10月底,刚建设完工,对外开放的高甲戏主题户外博物馆一期四个场馆,村民们或在场馆闲逛,或陪着孩童在中庭嬉戏玩耍,或在树下闲聊小憩。秋日的周末,漫步在有着约400年高甲戏历史的村落里,观赏着具有曲艺特色的闽南古大厝、保存完好的旧戏馆、形象逼真的高甲戏壁画……伴随着迎面而来的文明乡风,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岑兜村一角,高甲戏3D墙绘(李想摄)
传承非遗文化基因 提升村民乡土自信
“这几年岑兜村华丽蜕变,尤其是今年更明显。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路灯亮了,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提高了,无人居住倒塌的老房子盘活了,闲暇时间也有好的去处了,幸福感大大提升了。”在村委会,记者遇到了正准备前往老人“三球”场所锻炼的洪阿婆欣喜的分享道。
洪阿婆所言不虚。而今岑兜村公共配套设施齐全,有老人活动中心、篮球场、足球场、高甲戏传习所、农家书屋及老人“三球”(门球场、地掷球场、气排球场)场所,宽阔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有戏曲风格的文化广场上,老房子与榕树、木麻黄等绿植相应交错,一步一景一物都独具魅力。
每当夜幕降临,岑兜村文化广场上,成为村民群众丰富文娱生活、改变生活方式的好去处。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伴着美妙的旋律,欢乐的起舞……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老一辈对高甲戏有一定的情愫,年轻人也有所向往。我们根据岑兜村的实际情况与高甲戏发展传播历史,从村里选取10个点位作为岑兜‘魅力高甲戏’户外博物馆的主要场馆,打造微景观,通过露天的展示空间、活态的演绎和互动方式,生动还原高甲戏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生产环境。”石井镇党委统战委员陈金钊告诉记者,这些老房子采取的是租借方式,盘活增加村民的收入。
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靠海,少地,高甲戏在这里发祥(李想摄)
除了悠久丰富的高甲戏文化,岑兜村还是一座拥有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的传统古村落。根据规划,岑兜村所在区域也是石井镇正在打造的城镇新片区。据介绍,2011年至2021年,为配合泉州市重点项目——海峡科技生态城的建设需求,岑兜村的虾池、农田、滩涂、山地等被征用,而今落成七星湾人才房等项目,主要为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助力南安芯谷园区打造成为人才聚集地。
“乡村的文化建设不能满眼仰望城市的繁华,作为高甲戏起源地,石井镇岑兜村在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注重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岑兜村党总支书记洪安平表示,结合戏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活化村域闲置空间,规划精品路线,以“乡村文旅+休闲农业”“乡村文旅+研学”等为概念,计划建设户外博物馆、高甲戏浸染式戏剧体验馆、高甲戏传习所等,推动非遗传承和乡土文化的保护工作,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构建文旅融合理念 培育乡村发展业态
翻阅岑兜村的历史资料,思绪倒回到约400多年前,与厦门的小嶝岛隔海相望,虽说靠海,但以前的渔业并不发达,退潮时就变成浅滩,村里人无须坐船,沿着浅浅的海滩,就能走到小嶝岛,岛的对面就是金门。加上当地耕地少,土地贫瘠,常有海潮成灾,世代岑兜村人迫切需要找到谋生的手艺,唱戏成为他们的一门生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为了更好传承高甲戏这门古老戏种,2015年,岑兜村以特色文化进校园为契机,依托村里的小学创办高甲戏兴趣班,在各级政府及热心人士的支持下,该兴趣班至今培训了200多名学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多场汇报演出,仿佛又回到高甲戏鼎盛时期。
文化建设—高甲戏传承—石井岑兜村高甲戏拜师(李想摄)
“我们在村委会设有高甲戏传习所,以少年班传承为主,每周五开课,聘请了专业的高甲戏师傅来给孩童进行授课,已有7名学员被省、市梨园实验剧团吸收。”洪安平感慨道,尽管这一路困难重重,但石井镇、岑兜村会致力于守住这一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持兴趣班的运行,努力唤起高甲戏窝的又一春。
如今,高甲戏文化为岑兜村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也打开了新发展格局。随着周边乡镇到访的游客不断增多,岑兜村今年也将旅游作为切入点,结合乡村振兴,培育打造乡村振兴的新业态,使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同时,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也能得到极致展现。
“传承不等于守旧,文化产业应注入更多的时代新元素,才能为区域产业升级带来价值效益。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也将通过支持配合上级项目建设,调动村级干部群众积极性,激励他们自主结合本村、本地实际,努力将高甲戏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并开展特色文化旅游,助力海西经济文化建设。”洪安平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