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通宝”“天禧通宝”“乾隆通宝”“道光通宝”……柳城文史爱好者黄艺芳是第一次向南安市博物馆捐赠藏品,他所捐赠的钱币从北宋到民国,跨越**,填补了南安市博物馆同类藏品的部分年代的空白。
在黄艺芳家中,记者看到了填满大玻璃柜底部、数量庞大的钱币藏品。为收集古钱币,他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一名远在山东某高校考古系的大学生网友,替他寻访当地的古玩市场并发回钱币照片。一看到感兴趣的,黄艺芳就毫不犹豫让其代购。
此外,黄艺芳还有不少获取钱币的渠道。尽管去年“杜苏芮”台风期间,当地出现严重积水,冲走了黄艺芳的不少钱币,但他目前仍拥有上万枚钱币。
近十年,黄艺芳还收集了数量庞大的各类藏品,涵盖老照片、侨批、文献、书籍、石碑等众多门类,既有宏观历史的体现,也有家乡南安的风物。其中,郑成功相关的藏品尤为丰富,其反映信息密度之高,令人眼前一亮。“等南安市新博物馆正式启用,这些我都可以捐出去。其他藏品也可策划举办专柜、专展。”他指着玻璃柜里的多件陶瓷藏品说。
本地文史爱好者洪少霖已是第四次向多家博物馆捐赠藏品了。此前他曾分别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南安市博物馆和泉州美食博物馆捐赠。“有些藏品是朋友们知道我喜欢,特意送我的。因而,把部分藏品捐给博物馆,其实也是一种分享。”这次他捐出了两件石秤砣、一个青花罐、两个藤帽。
梁连泉、吴伟栋都在厦门工作,且两人是同事,当他们得知家乡启动文物藏品征集的消息,便积极与南安市博物馆对接,最终促成捐赠。他们还计划让福建省鼓浪屿盘古博物馆与南安市博物馆签订共建协议,计划捐出更多藏品。
南安市博物馆馆长曾文国介绍,今年4月以来,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南安积极推动文物藏品征集工作,自征集公告发出后,累计获取藏品捐赠、出售、借展、复制线索近千条,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正是有众多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南安文物藏品征集工作稳步推进,馆藏进一步丰富,更多历史遗产正重返大众视野。未来,他们将结合新馆的展陈内容,让市民、游客与更多南安文物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