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党委书记蔡清安指出,在石井城镇化发展中,教育是一份永恒事业,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对于教师和支持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教育是一份光辉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引才、留才、育才,发展石井的教育事业,需要前瞻的眼光、社会的合力、包容的心态、奉献的精神。他从要存有“四心”,进行分析和强调:
石井的初心是解决短板,圆双港芯城的梦。石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台前沿战略要地,既要打造空港海港、交通枢纽港,更要发展人才港。我们欣慰的看到石井人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他们舍得投入、舍得追求更好的教育。我们愧疚的是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校长和老师们的初心是桃李满天下,这需要要素资源保障,需要硬件条件以及家校环境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乡贤们的初心就是希望下一代得到更好的发展。希望大家不忘初心,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做的教育是一份光彩的事业。
1.信心来自于对当前现状的清醒认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石井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中学教育还存在短板。要有忧患意识,今后石井的教育不仅服务于石井人,还要服务于“新石井人”,服务于新兴产业和城市建设。
2.信心来自于对于全局发展的通盘考虑和总体规划。全镇外接外联的主干道四通八达,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教育项目前瞻性的规划选址、布局投资已提前做足准备。
3.信心来自于对发展时机和政策倾斜的把握。市委市政府对石井的发展定位和区位优势拿捏的很精准,对教育布局也非常重视,倾尽力量地支持石井的发展。借着这一时机,我们要把教育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同步建好。
4.信心来自于各村、学校校董的合力以及社会共识的聚力。面对疫情大考,我们的学校和各个村关系越来越密切,校董们也在捐资捐物上倾尽全力,这种共识和合力是我们发展教育的重要保障。
既有想法,就要下定决心做!
在硬件上,市委市政府、镇党委政府谋划的重点项目和工作都已一一启动建设,教育项目的硬件就要同步甚至是提早于项目建设。在软件上,学校一定要抓质量、抓特色教育。学校之间要加强互相借鉴和学习。老师是最重要的群体,师风师德、队伍建设是永恒的课题,要加强领导层面和顶层设计的机制创新,更接地气、做出特色。
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可能立竿见影,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包容的心态。教育的茁壮成长和开花结果需要深化改革,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也都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更有耐心。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成为石井教育发展的参与者,共同见证我们持续发展、持续提升的过程。真正把石井的教育做成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让小孩子对于成长通道放心的光辉事业。

镇长廖徐伟主持会议,并强调:
围绕打造教育强镇的目标,系统地抓好石井的一系列教育工程。要用打造南安市综合性示范高中来引领,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担当。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从小学开始不断竞争,从初中开始壮腰,再建设综合性示范性高中,把整个石井的教育体系建设好。
老师校长要有情怀,每个学生都要努力呵护培养、成长成材。要用绩效鼓舞人,我们有很好的尊师重教氛围,我们有很多的基金会,今后还要更多的鼓励老师教出好成绩。
社会各界要形成共识,抓教育才有未来,才能支撑石井的发展。要有合力意识,各个学校要有目标、有方案,要立说立行。希望在座的教育工作者,既然来了石井,要为石井教育发展多提意见、多提思路、多开展工作,党委和政府和大家共同思考和推动,在一段时间内把教育质量提升上来,不辜负石井人民对我们的期盼和希望。

镇人大副主席黄凌波就2020年石井镇教育事业工作做简要回顾并就今年的工作做部署要求。
(一)保持传统优势板块。
(二)缓解学位供给矛盾。
(三)办学条件提档升级。
(四)师资力量明显增强。
(五)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一)优化全镇教育布局。
(二)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三)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四)多方聚力强化奖惩。
(五)激活教育内生动力。
南翼实验中学书记苏文德、南翼实验小学校长李丽娟、石井中心小学副校长郑阳亮分别就各自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进行分享交流。